修行目标
作者:张俊岭
发布时间:2017年10月15日 16时0分
一天中,人有各种状态。夜间的睡眠状态,白天的清醒状态。遭遇不测的悲伤状态,遇到喜事的高兴状态。喜怒哀乐悲恐惊,各不相同。时间久了,人间百态,都会经历。那么,我们修行,是把自己修成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?有人会说,我想每天都快乐,那就修成一个时刻都快乐的状态吧!
大家都不喜欢悲伤的状态,有人这样想,也可以理解。我们先放下这个问题。换个角度,整体观察人的身体。
人体有五脏。情绪不同,对五脏的影响也不同。
快乐时血流欢畅,面色红润,喜笑颜开。为保持这种状态,心脏就需要全力以赴,投入到工作状态。你说心累不?
愤怒时面红耳赤,呼吸粗重。肺脏就需要全力以赴,投入到工作状态。你说肺累不?
悲伤时,面色暗淡,不思饮食。脾主土(食),脾无食(土)而得不到滋养,你说伤脾不?
惊恐神失,屁滚尿流,小便失禁,肾气不保。你说伤肾不?
殚精竭虑,纠结于得失,郁郁寡欢,会积攒体内分泌的多种不良毒素。肝是人体垃圾毒素的清理工,你产生了这么多种体内垃圾,你说伤肝不?
至此,我们发现,沉浸在上述五种情绪状态久了,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的伤害。包括快乐。
再回到我们修行的目标是什么,这个问题上,我们就可以排除以上五种状态了。
当然,有人已经知道答案了,我们要修出自在的状态。为什么呢?
因为自在的状态是一种平衡的状态,一种超然的状态,一种淡泊名利,不因世上各种诱惑沦陷的状态。同时也是一种有利身心健康的状态。
目标明确了,就需要我们勤加修练了。
同时,我们也不能执着于目标,死守目标,以为自己是修行人了,就不能有喜怒哀乐,人之常情了。那样的话,就把自己修到死路上去了。世事无常,七情无处不在,逃避不是上策。我们需要学会如何正确面对不同的烦恼。勤加修行,反复磨炼;得失之间,领悟佛道。
返回首页
版权归本站所有,转载请联系我们
|